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正在進行一場針鋒相對的關稅大戰,美國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征收10%的關稅,北京方面回應稱,將從下周一開始對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和煤炭征收15%的關稅,對石油、農業機械和大排量汽車征收10%的關稅。
在特朗普執政的第一個月,他威脅要對哥倫比亞、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關稅,然后又取消了關稅。迄今為止,只有中國感受到了美國關稅的憤怒。
機票預訂平臺Freightos的研究主管猶大·萊文(Judah Levine)表示,最近的關稅“鬧劇”加劇了人們的擔憂,即特朗普第二屆政府可能是多么不可預測和具有破壞性。
關稅對貿易流動的影響有多大已成為問題。關稅一直是特朗普第一屆政府及其繼任者喬·拜登(Joe Biden)的一個特點,但Linerlytica的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的裝貨集裝箱進口是出口的2.4倍。Linerlytica的分析師在一份周報中表示,這一統計數據提供了“明確的證據,證明自2018年以來征收的進口關稅在減少美國貿易不平衡方面完全無效”。
Linerlytica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至2024年期間,載貨進口總量增長了24%,而同期載貨出口萎縮了8%,導致美國空集裝箱數量增加了54%。
“特朗普的關稅墻可能是一個舞臺,但就像阻止移民進入的墻一樣,很難在四年內取得多大成就,”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洋經濟學家馬丁·斯托普福德(Martin Stopford)在去年11月特朗普贏得大選后表示。
此前,泰國最大的干散貨船東Precious Shipping的董事總經理哈立德·哈希姆(Khalid Hashim)表示,他對特朗普和關稅持樂觀態度。
哈希姆說:“在特朗普1.0和拜登延續和增加特朗普1.0到拜登1.0的情況下,美國的貿易流量增加了,而不是減少了。”“如果過去是貿易流量的預測指標,那么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所有這些中斷往往會產生立即但極短期的影響,然后導致噸英里和貿易增加。”
在油輪和干散貨貿易方面,經紀商Braemar表示,中國對美國原油和煤炭進口征收的關稅不太可能影響噸英里運力。
根據Braemar的數據,市場每月將有大約3艘超大型油輪的美國原油流入中國,但這一缺口可能會被東北亞的其他進口商彌補。
在煤炭方面,Braemar指出,中國海關數據證實,202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了約1070萬噸煉焦煤和150萬噸動力煤,兩者之和均創下年度紀錄。然而,作為背景,去年中國的煤炭進口總量達到5.43億噸。
“對于煤炭、谷物和鐵礦石等干散貨商品,我們預計不會受到重大負面影響,”好望角型船舶公司Seanergy Maritime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Stamatis tantantis表示。
“歸根結底,關稅只是一個因素;地緣政治事件也發揮著同樣重要的作用。“未來6個月將是關鍵時期,因為本屆政府的目標是在實施新貿易政策的同時結束沖突。這些努力的結果,以及關稅如何與全球事件相互作用,仍不確定。隨著市場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預計未來三到六個月將出現大幅波動,這將成為全球貿易和經濟穩定的關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