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里航運咨詢公司(Drewry Shipping Consultants)最新的WCI指數顯示,一系列因素共同推動亞洲至歐洲和美國主要航線的全球現貨運價飆升。
該綜合指數在過去一周上漲了16%,達到每噸4072美元,比去年同期高出142%。
德魯里分析師Simon Heaney告訴《集裝箱新聞》,自本月初以來,有許多因素共同推動了運費的上漲,盡管運費的飆升令分析師感到意外,Heaney承認德魯里“不能100%確定”運費進入快速上升螺旋的原因。
希尼說:“我們認為,過去三周的需求激增,再加上空船和運往亞洲的大量集裝箱,再加上亞洲惡劣天氣造成的運營障礙帶來的額外挑戰,導致運費飆升。”
需求數據的不確定性是由于這些數據尚未實現。
根據德魯伊的數據,上海到鹿特丹的運費上漲了20%,達到827美元,達到4999美元/feu。而從上海到洛杉磯的房價上漲了18%,為801美元,至5277美元/小時。
上海至熱那亞價格上漲15%,至5494美元/小時,上海至紐約價格上漲13%,至6463美元/小時。
在大西洋航線上,從鹿特丹到紐約的運費上漲1%,至2241美元/箱,鹿特丹至上海的運費小幅下降1%,至673美元/箱。這位顧問說,洛杉磯到上海和紐約到鹿特丹的回程機票價格保持穩定。
Heaney表示,德魯里認為,運價的飆升是暫時的,而不是結構性的。鑒于今年已經交付了100萬標準箱,平均每月還將增加25萬標準箱,預計這些供應鏈的復雜性不會持續下去。
此外,在不確定性的等式中,需求端也打上了問號。至于貨運量激增是為了補充庫存,還是像一些分析師所暗示的那樣,是為了提前進入旺季。
可以肯定的是,亞洲港口還沒有做好準備,而且由于在好望角附近改道的船只短缺,導致船只空白,導致船只不定期抵達,這給亞洲港口的運營帶來了挑戰。
Heaney補充說:“今年頭四個月,即使運力增加了100萬標準箱,市場也表現平平,現在由于需求似乎大幅增加,運力出現短缺。”
他補充說,一些進口商可能正在尋求建立庫存的安全緩沖,以防出現供應鏈延誤或中斷,就像大流行期間看到的那樣。然而,目前的中斷也意味著集裝箱運回亞洲的速度很慢,這造成了額外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