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國際干散貨市場的運價呈反彈態勢,預計今年整體運價水平將高于去年。
一季度運價企穩反彈
國際干散貨市場在2023年末逆勢回暖后,今年一季度的運價保持企穩反彈的積極態勢。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于2月中旬開啟上行通道,12連漲過后突破2000點,延續上年末活躍的市場氛圍,同比增長80.4%,明顯好于去年同期均值。各級市場參與者也均上調后續干散貨運輸市場的預期。
預計在經濟回升、發運高企和運力需求擴張的提振下,未來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將穩中向好。
多重因素助力市場轉好
本次上漲主要由于鐵礦石、糧食發運強勢,運輸時效及成本增加,期貨市場氛圍火熱等原因。
全球制造業景氣擴張,海運貿易淡季偏強。隨著全球通脹趨緩,同時國內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2024年初世界經濟表現出企穩修復跡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上調0.2個百分點至3.1%。其中制造業受強預期推動,3月全球制造業PMI呈現積極變化,升至50.3%,結束連續17個月在50%以下收縮區間的運行走勢。
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不斷增強,市場信心持續提振,疊加季節性擾動因素較少,一季度海運貿易熱度走高,以鐵礦石及糧食發運端最為明顯。在產能擴大以及雨季影響減小的推動下,今年1—3月,全球鐵礦石發運總量為3.8億噸,同比增長4.4%。其中以巴西鐵礦石發運增量帶動為主,共計發運鐵礦石7431.6萬噸,同比增長14.1%。
此外,中國年初的刺激性政策支撐了對煉鋼原材料的需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國內粗鋼產量和鐵礦石進口量分別增長1.6%和8.1%。
另一方面,在適宜的氣候環境和全球糧食儲備進程加速的支撐下,南美產糧國家延續2023年高企的出口勢頭,今年一季度巴西大豆出口總量達到驚人的2209萬噸,較去年同期實現15.7%的增幅,刷新歷史紀錄。
兩大運河通行量減少,繞航增加提升航行成本。2024年,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所遭受的枯水危機、武裝沖突仍在持續。從2023年10月以來,巴拿馬運河地區的平均降水量比往年同期減少41%,嚴重影響運河運載能力,導致美灣至亞洲的糧食航線以及南美至亞洲的部分糧食航線通行受限,日通行量從去年7月的32艘下滑至22艘,2024年一季度更是下滑至原來的20%不到。同時,今年運河錨地平均待泊時間為40小時,較正常水平增加一倍左右。
蘇伊士運河方面,由于紅海局勢持續緊張,且紅海區域及曼德海峽處于蘇伊士運河的必經之路,武裝沖突主要影響波羅的海、黑海地區至亞洲的礦石、糧食航線,運輸量相較全球干散貨海運量占比不高(3.5%),主要通過油運影響全球油價來抬升運價水平。截至3月底,WTI、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分別報收于83.2美元/桶、87.5美元/桶,相較于危機爆發前分別上漲16.4%、上漲14.2%。
為避免長時間待泊擁堵和武裝沖突波及,原本通行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的船舶會選擇繞航作為備選航行方案。
原本走傳統巴拿馬運河的船舶選擇向東繞航蘇伊士運河、分別增加約30%、50%、60%的航距。
紅海危機則使中東—西歐航線上的船舶繞航南非好望角,實際運輸時長增加超過30天,影響原油供給端。由于噸海里距離拉長、船舶周轉效率降低,而油耗、人工、保險等成本同步增加,對市場運價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干散貨遠期運價協議(FFA)高位運行,船東挺價情緒較濃。從主要船型的FFA來看,一季度海岬型船、巴拿馬型船、大靈便型船的即期租金均價分別為23960.8美元/天、15452.7美元/天、13116.5美元/天,同比分別增長147.4%、31.6%、24.2%。從4月份的FFA來看,5TC+1MON的海岬型船、巴拿馬型船、大靈便型船每天交易價格最高分別漲到37164美元/天、21450美元/天、17033美元/天,同比分別增長92.1%、13.5%、0.2%,其中4月海岬型船FFA價格為近兩年來高位。
受FFA價格高企影響,租船市場氛圍火熱,船東信心充足,挺價情緒較濃,帶動海岬型船運價指數創年內最高位,日租金均值創2014年以來第一季最高水平。
經濟恢復為運價提供支撐
當前全球供應鏈韌性偏強,多邊貿易框架穩固,2024年貿易前景迎來積極轉變。基于一季度貿易領域的復蘇跡象,WTO預計2024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增長2.6%,較2023年提升3.8%(2023年為-1.2%)。
從需求端來看,隨著通脹回落、地緣沖突不斷加劇,歐美經濟體對于大宗商品的需求預計將不斷增加。
國內方面,在政策友好、經濟筑底的大環境下,出口帶動制造業投資和制造業PMI改善。外加今年年初基建和制造業投資維持增長勢頭,地產投資降幅出現收窄,鋼材出口繼續維持高增速,對于原材料需求不宜過分悲觀。其中3月末國內45港鐵礦石累計到貨量為2.46億噸,同比增加約1700萬噸,增幅大于礦石發運增幅,顯示國內外礦石供應均積極轉向國內市場。
發運端方面,從當前主要礦山的發運進度、新增產能及發運目標來看,澳洲、巴西發運量仍有望增加,外加幾內亞、烏克蘭等非主流礦區逐步進入傳統高發運周期,鐵礦石發運有望進入繁榮周期。
同時,糧食、煤炭的航線運距也會隨持續的戰爭沖突而改變,甚至造成需求危機,影響市場供需,加速發運節奏。
可用運力方面,巴拿馬運河預計在2025年才能實現通行正常化,可用運力繞航或待泊仍將持續,外加近年來全球干散貨船隊規模維持低速增長,進一步提升未來船舶租金及二手船價。從8月份的BDI指數FFA來看,均值超過2000點,表明市場參與者認為干散貨船運價在未來都將維持較好水平。
綜合來看,全球經濟恢復為干散貨運價提供支撐,發運增量和運力需求的增加將持續刺激運輸市場,預計今年整體運價水平將高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