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出最初建議以來,按噸位計算的所有新造船訂單中,有近一半與中國造船廠簽訂了合同。
匯豐全球研究的一份全球造船業報告強調,自2月21日美國貿易代表(USTR)最初的提案發布以來,中國船廠繼續收到大量訂單。盡管與2024年船東在該國船廠的主導地位相比,這一比例有所下降。
根據Clarksons HSBC的數據分析,在2月21日至6月8日期間,中國船廠獲得了船東343份新造船訂單中的151份。按總價計算,中國造船在這一時期贏得了48%的新造船訂單,52%的訂單來自其他國家的船廠。
中國船舶工業協會(Cansi)的數據顯示,自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第一份提案公布以來,中國船廠在這段時間里承包了近50%的CGT訂單,但遠低于去年中國船廠按載重噸位計算的74.1%的市場份額。
集裝箱船是可能受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關稅打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在2月21日至6月8日期間,中國船廠在集裝箱船訂單中占據了72%的市場份額(按CGT計算)。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最初于2月21日提出的收費是對中國建造的船舶在美國港口停靠時收取的綜合費用,在廣泛的公眾反饋后,該收費被稀釋為以每噸為基礎,主要針對中國船東和船舶運營商,并于4月17日正式宣布。
在4月17日和6月8日宣布收費后的一段時間里,匯豐銀行表示,中國船廠的新訂單份額已增加到54%。
與中國最大造船企業揚子江造船(Yangzijiang Shipbuilding)上月公布的數據相比,中國整體造船訂單數據顯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措施的影響遠沒有那么黯淡。5月底揚子江船廠說,今年迄今為止,該公司僅獲得了2.9億美元的新訂單,不到其60億美元年度目標的5%。
匯豐(HSBC)認為,作為當前中美關稅貿易談判的一部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對中國制造船舶征收的關稅可能會進一步降低。中美貿易談判將于本周在倫敦舉行。
6月6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進一步修訂了非美國制造的汽車運輸船和液化天然氣運輸的港口費用,并在7月7日之前征求公眾意見。我們認為,美中貿易談判可能包括進一步放寬對中國制造船舶的障礙,”匯豐的報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