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前十大港口的入境客運量同比增長3.2%,但航運咨詢公司John McCown的分析認為,這種增長是暫時的,因為美國的關稅阻礙了全球短期的貿易流動。
McCown在月度更新中寫道:“(7月)是一個暫時的緩解,是在8月初額外關稅生效之前提前裝載貨物的結果。”他指出,在6月和5月分別下降8.3%和6.6%之后,7月出現了小幅反彈。
“過去3個月的數據繼續顯示,入境量處于明顯的下降趨勢,這種趨勢目前已持續了6個月。7月份出境游下降0.3%,連續第四個月下降,此前6月份和5月份分別下降1.7%和2.3%。
在截至7月份的三個月中,入境人數下降了3.7%,自1月份結束的三個月以來,入境人數一直呈下降趨勢,當時入境人數增長了14.0%。”
全國零售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預計,2025年的總進口量將同比下降5.6%。
報告指出:“考慮到2025年前7個月的銷量實際上增長了3.6%,這一預測轉化為2025年剩余5個月的銷量將下降17.5%。”“今年余額的入境下降將完全由關稅驅動。我預計會出現負增長趨勢,有些月份的降幅將超過17.5%。
該報告強調了集裝箱航運60年歷史中這種下降的不同尋常之處。
McCown寫道:“對于一個幾十年來一直高于美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有形指標,通常是GDP的兩倍、三倍甚至更多,美國入境集裝箱量實際下降的不尋常性質怎么強調都不過分。”
數據顯示,美國集裝箱貨運量的變化低于世界其他地區,而額外的關稅肯定會擴大這一差距。報告發現,現在的數據也開始顯示,從美國港口到北美的入境客運量發生了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