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對于全球集裝箱航運業來說是關鍵的一年,經濟復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不斷變化的貿易動態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影響著這一年。持續不斷的以色列-巴勒斯坦沖突,加上包括紅海危機在內的中東緊張局勢不斷升級,擾亂了主要航線并導致燃油價格上漲。
這些事態發展對貿易流動造成了嚴重瓶頸,特別是影響了通過蘇伊士運河和鄰近地區的運輸。與此同時,烏克蘭戰爭繼續影響黑海貿易,美中關系依然緊張,使全球商業進一步復雜化。
盡管面臨這些挑戰,該行業仍受益于不斷增長的電子商務需求、供應鏈多元化以及可持續航運的創新,使許多公司的業績表現具有彈性。
以下是主要集裝箱運輸公司今年的股票表現亮點:
海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1308)
海豐國際在2024年表現強勁,從1月份的13.44港元上漲至12月份的20.1港元,年度漲幅高達50%,令人印象深刻。該股 10 月份觸及 22.74 港元的峰值,突顯了 SITC 在亞洲內部貿易中的實力,該地區在中美關系緊張之際受益于強勁的消費者需求和供應鏈多元化。
海豐國際專注于精簡運營和改善服務網絡,使其能夠應對能源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該公司利用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鞏固了其作為地區領導者的地位。
萬海航運 (2615)
新臺幣
萬海的年漲幅高達 58%,股價從 1 月份的新臺幣 52.5 元上漲至 12 月份的新臺幣 83.2 元。該公司 9 月份的峰值為新臺幣 107.5 元,反映出亞洲區域貿易在電子產品和消費品需求的推動下強勁。
萬海在拓展利基航線和增強服務方面的敏捷性幫助其超越了競爭對手。該公司還通過實現客戶群多元化并擴大在印度和東南亞等替代市場的業務,成功應對了中美緊張局勢等地緣政治不確定性。
ZIM 的股價在 2024 年上漲了 48%,開盤價為 13.46 美元,12 月收盤價為 19.88 美元。該公司 11 月份的峰值為 25.98 美元,突顯了其適應波動的全球貿易環境的能力。以星集團受益于跨太平洋貿易的增長,因為出口商利用其戰略定位尋求中國港口的替代品。
該公司還設法獲得了有利的長期合同,從而緩解了某些航線即期運價下跌的影響。然而,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較高的運營成本限制了其年底的增長。
陽明海運 (2609)
陽明海運取得55%的年漲幅,1月份為51.8元新臺幣,12月份為80.4新臺幣。該公司第四季度業績尤其強勁,11 月份達到新臺幣 73.2 元的峰值。陽明海運受益于下半年跨太平洋貿易量的增加和運價的改善。盡管臺灣海峽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帶來了挑戰,但其采用綠色航運技術和合作伙伴關系實現數字化運營引起了投資者的良好反響。
赫伯羅特股份公司 (HLAG)
赫伯羅特的業績相對穩定,年末略有下降 0.5%,從 1 月份的 156.4 歐元下降到 12 月份的 155.6 歐元。受歐洲和南美貿易航線需求的推動,該股 6 月份達到 180.8 歐元的高位。
然而,隨著歐洲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貨膨脹加劇,該地區的航運量減少,挑戰出現了。赫伯羅特在優化船隊部署方面的適應性有助于減輕關鍵市場燃油價格上漲和消費者支出疲軟的影響。
臺灣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 (2603)
新臺幣
長榮海運錄得顯著增長,2024 年股價上漲 47%,從 1 月的 156.5 元上漲至 12 月的 230 元。該公司 11 月份的最高業績為 236 挪威元,反映出其成功利用亞洲和北美集裝箱貨物需求的增長。
長榮在船隊擴張和數字物流平臺方面的戰略投資使其能夠很好地應對不斷增長的貿易量。此外,在持續的地區緊張局勢中,臺灣政治環境的穩定支撐了投資者的信心。
現代商船有限公司 (011200)
HMM面臨著10%的年跌幅,其股價從1月份的20650韓元跌至12月份的18490韓元。該公司面臨東亞出口需求下降和主要市場競爭加劇的困境。盡管經濟在年中復蘇,但朝鮮導彈危機和朝韓關系緊張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進一步打壓了投資者信心。然而,現代商船持續關注船隊現代化和可持續航運計劃,為其未來的增長做好了準備。
中遠海運控股有限公司 ADR (CICOY)
中遠集團表現強勁,年漲幅達 56%,從 1 月份的 4.95 美元攀升至 12 月份的 7.73 美元。由于貿易量增加和對其物流服務的需求增加,該股在第二季度達到了 9.5 美元的峰值。
中遠還受益于其在綠色航運技術和港口基礎設施方面的戰略投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包括緊張的中美關系)帶來了一些波動,但該公司在全球市場的多元化有助于維持投資者信心。
AP 穆勒-馬士基 (AMKBY)
馬士基面臨著充滿挑戰的一年,其股價下跌了 15%,從 1 月份的 9.57 美元跌至 12 月份的 8.15 美元。該公司第二季度估值達到最高 9 美元,反映出全球經濟復蘇帶來的最初樂觀情緒。
然而,歐洲和北美的貿易量疲軟,加上運營成本上升,嚴重影響了業績。馬士基還因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而面臨中斷,特別是在歐洲,對俄羅斯的制裁和黑海航線的中斷影響了其貨運量。盡管面臨這些挑戰,馬士基繼續專注于整合其物流服務以推動長期增長。
2024年,集裝箱航運業克服了地緣政治和經濟的復雜挑戰,盡管存在不確定性,但仍取得了顯著的成功。主要亮點包括萬海(+58%)、陽明(+55%)和中遠(+56%)強勁增長,而馬士基(-15%)和現代商船(-10%)則面臨逆風。
季節性趨勢顯示,在全球貿易復蘇的推動下,上述三家公司的股價在今年第二季度達到了峰值,而另外三家公司則隨著假期需求的激增而在上季度達到了峰值。
該行業的整體表現反映了該行業適應動態貿易流、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對可持續解決方案不斷增長的需求。盡管挑戰依然存在,但該行業仍然是全球商業的基石。
與更廣泛市場指數的比較
與標準普爾 500 指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世界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等更廣泛的市場指數相比,集裝箱航運業在 2024 年的表現好壞參半,但相對有彈性。而標準普爾500 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實現了20%和25%左右的適度增長。在技術和人工智能相關行業強勁增長的推動下,航運業在抵御全球貿易干擾的能力方面表現突出。追蹤全球股市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世界指數(MSCI World Index)的漲幅較為溫和,約為15%,反映出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的增長不平衡。
相比之下,萬海(+58%)、陽明(+55%)和中遠(+56%)等公司的表現遠遠優于這些指數,顯示出強大的區域貿易彈性和對地緣政治挑戰的適應能力。另一方面,馬士基(-15%)和現代商船(-10%)等公司表現不佳,反映出全球貿易航線復蘇不平衡以及某些地區的需求壓力。這凸顯了集裝箱航運業對經濟周期和地緣政治事件的敏感性,同時也證明了其相對于大盤的高波動性和顯著回報的潛力。
2025 年預測
未來的一年預計將為集裝箱運輸業帶來進一步的挑戰和機遇。由于中東和東歐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會繼續影響貿易路線和成本,優先考慮多元化和技術創新的公司將擁有優勢。此外,隨著可持續發展成為焦點,對綠色航運和數字化轉型的投資將在推動增長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全球經濟復蘇如果持續,可能會帶來推動力,但燃料價格的波動和監管壓力仍將是值得關注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