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U(Delivered Duty Unpaid)即未完稅交貨,DDP(Delivered Duty Paid)即完稅后交貨,二者都是國際貿易術語,區別如下:
賣方義務
進口清關:DDU術語下,賣方只需把貨物運到指定目的地交給買方處置,不負責辦理進口清關手續;DDP術語中,賣方不僅要負責貨物運輸,還需辦理進口清關手續。
風險轉移:在DDU術語里,貨物到達指定目的地,但在買方處置貨物前,若發生損壞或滅失,風險由賣方承擔;買方開始處置貨物時,風險轉移給買方。DDP術語下,賣方承擔風險直至在指定目的地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包含進口清關過程的風險。
費用承擔
關稅及稅費:DDU術語下,進口關稅、增值稅等稅費由買方承擔;DDP術語中,這些稅費由賣方承擔。
其他費用:兩種術語下,賣方都要承擔貨物運至指定目的地的運費、保險費等。但DDP術語下賣方還需額外承擔進口環節的其他費用,如報關費、檢驗檢疫費等。
適用場景
DDU:適用于買方在進口國清關能力強、熟悉當地政策和流程的情況。比如大型跨國企業在多個國家有業務,具備專業清關團隊,采用DDU術語可節省賣方成本。
DDP:常用于賣方在進口國有良好業務關系和豐富清關經驗,或買賣雙方有長期合作,賣方愿意提供更全面服務的情況。如長期合作的供應商為采購商提供DDP交貨,讓采購商省心。
價格構成
DDU:價格主要包括貨物成本、運費、保險費以及賣方在出口國產生的費用,不包含進口國關稅和稅費。
DDP:價格在DDU基礎上,還涵蓋了進口國的關稅、增值稅等稅費,所以通常DDP術語下的價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