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年底起,由于動亂以及對貨船的無人機和導彈襲擊頻發,馬士基和其他多家航運公司不得不暫停了紅海至蘇伊士運河的航線。近日,馬士基發出最新預警,紅海危機在過去幾個月中不僅未得到緩解,反而變得更加嚴重和復雜。
馬士基緊急租箱超125000個
馬士基表示,紅海局勢的影響正在擴大,并繼續對整個行業造成破壞。過去幾個月,紅海地區局勢的復雜性有所增加,為了保證船員、船舶和貨物安全,馬士基將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繞行好望角。
然而,由于風險區域已經擴大,攻擊范圍也向更遠的海域蔓延。這迫使我們的船只進一步延長航程,從而導致了客戶貨物到達至目的地所需的時間和成本增加。
這種情況帶來的連鎖反應包括港口擁堵、船舶延誤,以及設備、運力、集裝箱的短缺。馬士基預計,第二季度遠東至北歐和地中海市場,整個行業的運力將損失15-20%。
對此,馬士基也采取了措施來應對當前的情況,希望能夠加快航行速度和增加運力。為保障供應鏈,馬士基已額外租賃了超過125000個集裝箱。
同時,由于航程延長使得燃油使用量增長40%,馬士基將向客戶收取相關附加費,以抵消額外成本。
此前,針對集裝箱需求前景,中集集團在2024年一季度業績中曾提到,班輪公司的備箱意愿高漲。
2024年第一季度,中集集團標準干貨集裝箱累計銷量49.44萬TEU,同比增長達499.27%。中集集團分析稱:“為應對紅海危機長期化等導致全球集裝箱運輸不確定性風險增多的影響,客戶當前的備箱意愿明顯增強。”
按時到港率不足一半
然而,盡管馬士基已經做出了這些努力,但嚴重的延誤仍然困擾著該公司及其客戶。
咨詢公司Sea-Intelligence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馬士基只有不到一半的船舶是按時抵達港口的,與2023年第四季度相比下降了16.1%。
這一數據在所有主要航運公司中排名下降幅度最大,使馬士基在13家公司中的排名下滑至第十位。
與此同時,馬士基還面臨著來自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
盡管馬士基并未在新船上投入大量資金,但許多競爭對手已經利用疫情期間賺取的數十億美元購買了舊船并訂購了新船。這可能導致未來運力過剩,從而對貨運價格造成壓力。
德國投資銀行伯恩斯坦在馬士基業績公布后的一份分析報告中指出,在當前的航運市場環境中,特別是在運力過剩的情境下,集裝箱航運公司理應采取更為審慎的策略,而非盲目地擴張。
然而,令人關注的是,一些主要的航運公司如ONE、HMM和Hapag-Lloyd卻仍在討論增長計劃,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不理性的行為。并警告稱,如果航運公司繼續擴大船隊規模而不考慮市場需求的變化,那么這可能會延長行業的痛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