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港口碼頭空箱堆積2020-2022年間集裝箱航運“一箱難求”而如今各大碼頭堆滿空箱從供不應求到供應過剩也僅僅是半年的時間。
500萬TEU過剩
大量空箱堆積港口
業界人士稱當前受到約500萬 TEU過剩集裝箱的拖累上海、廣州等全國各大港口密集上演“空箱堆積”。
?上海港:上海港碼頭操作人員表示碼頭的空箱都堆滿了很多都堆到太倉去了這種景象很多年都沒見過了。
?深圳鹽田港:由于出口市場慘淡農歷春節結束后深圳鹽田港口空箱堆放量已達2020年3月以來的最高空箱堆放6~7層將沖破開港29年以來最大空箱堆積量。
?寧波舟山港:空箱堆存量也處于高居不下的水平。
我國南方其他一些港口如南沙港、蛇口等以及其他華南區港口都面臨著不小的空箱堆存壓力。南沙港港區空箱水平比正常庫容多了兩倍。
全球集裝箱交易平臺Container xChange最新數據顯示上海、寧波、天津和深圳等中國港口的入境集裝箱多于出境集裝箱。2023年第6周(2月5日—11日)上海港的40英尺集裝箱CAx(集裝箱可用指數)高達0.64已經連續11周在0.6以上。
Container xChange 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Roeloffs 將當前的市場前景描述為“暗淡”并指出過去五個月中散落在中國海岸線上的空集裝箱顯著增加。
Roeloffs在其市場報告更新中表示:“世界某些地區集裝箱運價下降和可用性增加表明需求疲軟和經濟增長放緩。”
對于空箱堆積業界認為原因如下—
其一:過多的集裝箱產量
隨著集裝箱運輸在2020年和2021年的激增世界各地的承運商都在爭先恐后地尋找足夠的集裝箱來容納貨物這導致集裝箱制造商將產量提高到創紀錄的水平。
德魯里就曾預測過全球集裝箱中存在多達600萬標準箱的過剩集裝箱。到2021年全球航運集裝箱增加了13%達到近5000萬標準箱——這是之前增長趨勢的三倍。
其二:外貿仍需突破
對于集裝箱過剩背后的原因貨代李先生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年前沒有等來出口訂單爆發很多工廠提前放假空集裝箱沒能及時轉運出去從而造成港口空箱積壓而年后本來就是淡季出口量不高于是空箱持續累積。
有物流人士表示2022年第4季度起集裝箱貨運量形勢就已經非常不樂觀了。這一點從各大集裝箱航運公司的12月財報可以看出許多集運公司的12月份財報同比跳水了50%。
貨代表示一般在春節后45天集裝箱海運市場才會逐步恢復。2022年下半年以來擾動市場因素尚存2023年至少要經過60天即到3月20日再觀察市場恢復情況。
其三:運力過剩
這是目前集運市場需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從2000年起對每年的新造船量做比較來看據Alphalner估算增加最多的是2024年將新增約280萬TEU;其次是2023年新增約240萬TEU;排名第三多的是2015年2025年將是第四多。
為了應對許多航運公司也因此選擇將舊船去拆解來釋放多余運力就連目前下訂新船最多的地中海航運公司(MSC)也四年來首次加入拆船潮(詳情請點擊查看)拆船市場也因此逐漸復蘇。
目前港口空箱堆積的情況已經難以在短期內解決因此大家更加關心今年是否還能盼來眾人所期待的旺季。目前專業人士普遍認為今年我國仍然會出現相對的旺季而其關鍵在于外貿方面是否能夠得到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