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
實際上不光是開車行船同樣如此。如果行船不規范對于船舶相關方來說都會造成極大損失。
近日一個關于集裝箱船迎面撞上碼頭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關注。一艘商船在靠岸時突然猛地沖向碼頭不僅船體受到了損壞泊位也出現了裂痕初步調查認為是引航員飲酒所致...
靠泊不減速90度撞上碼頭
據臺灣媒體報道近日臺灣韓新遠洋代理的塞浦路斯籍集裝箱船“現代東京(HYUNDAI TOKYO )”輪 (總噸74651)于高雄港77號碼頭靠泊時筆直地朝碼頭撞擊過去造成碼頭水泥裂開。所幸無人受傷也沒有油污外泄。
據了解在停靠過程中碼頭管制員發現該船航速疑似過快于是立刻通過無線電發出警告但顯然無效該船90度快速撞上碼頭發出巨大撞擊聲響碼頭邊水泥處出現幾道大裂痕造成高低落差系船柱基座也東倒西歪。
“現代東京”輪撞擊碼頭后事發現場視頻在行業內傳播開來。視頻顯示當時“現代東京”輪靠泊時并未與碼頭呈現平行狀態而是幾乎垂直朝碼頭方向撞去船首直接撞上造成碼頭岸間水泥裂開。
臺灣高雄港務分公司表示經會勘發現系船柱基座、碼頭鋪面伸縮縫、岸肩及岸壁冠墻等多處裂損后續安排碼頭水下檢查如有結構受損將一并依規向船方要求賠償。
引航員測得酒精值0.69
臺灣港航部門表示接獲通報后已立即派員至現場進行調查。初步調查此次意外是因引航員喝醉才間接導致的該名引航員在船上時測得酒測值0.69。對此航港局南航中心證實確實有接獲船方告知該名引航員于船上酒測有酒精反應目前正在調查中。
臺灣港航部門還表示——
因為臺灣港航部門對引航員出勤前的飲酒情況并未作強制性規定也沒有像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那樣超標開罰會先根據引航法規第38條進行處分。
引航事故頻發
盡管上述事故最終調查結果還未出無法確定該起事故確實是由引航員飲酒引發的但近年因引航操作問題而導致的事故有逐漸增多趨勢這引起了行業的關注。
?去年3月“ Ever Forward“輪”在美國切薩皮克灣擱淺了一個多月。經過了10個月的調查案情才逐漸清晰——是由于引航員不正確地使用手機、錯過一個關鍵拐彎導致的——引發了業界關于船上該不該使用手機的探討。為此美國馬里蘭州引航員委員會做出決定:禁止引航員在馬里蘭州海域內引航作業時使用手機。
?就在本月因為引航員的決策、拖輪不足等方面的因素一艘集裝箱船在通過巴拿馬運河時撞向閘門并將前方拖輪近乎擠扁險些釀成大禍。
近期的引航事故確實值得關注但同時行業也要認識到引航員安全保障問題同樣艱巨。
?今年2月份就有一名29歲新加坡港引航員在離開拖船到引航艇時不幸墜海。經過9個小時的搜索該名引航員最終被確認死亡。
?今年1月一名英國引航員在登上一艘進港的船舶時約在登上引航梯的一半處失去平衡向后倒了下來頭部遭受撞擊后掉進水中經過搶救后確認死亡。
業界人士表示引航員登離船過程是安全風險較大的環節;部分工程船、拖船等貨船以外的特種船因為船體機構的原因船體平直部分較少甚至沒有引航員登離船的安全風險更大。
總之引航作業是船舶靠離泊不可或缺的關鍵服務同樣 引航員和引航作業的安全也事關船舶進出港的安全需要納入整個船舶航行安全的范疇去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