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DP World與碼頭員工之間的糾紛導致成本不斷上升,公司也感到擔憂,澳大利亞就業和勞資關系部部長托尼•伯克對這家中東公司發起了非同尋常的攻擊。
根據一些經濟模型,澳大利亞海事聯盟(MUA)和迪拜環球港務集團(DP World)之間的長期糾紛已經給澳大利亞經濟造成了超過13.4億澳元的損失,每天的損失高達2300萬澳元。
在1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托尼·伯克對記者說:“我今天已經向雙方明確表示,我無意干預。我已經明確表示,我期待他們能達成協議。我會說,我認為澳大利亞人已經厭倦了那些高利潤的公司說一切都是他們的錯,因為他們必須支付與競爭對手相同的工資。”
這位部長拒絕介入這場爭端,寧愿針鋒相對,并要求雙方談判解決這場曠日持久的爭端,有關解決方案的談判于2023年初開始。
他說:“我今天會見了迪拜環球港務集團和海事聯盟。我已經明確表示,我希望各方坐到談判桌前,進行談判并解決這個問題。”
然而,部長對DP World澳大利亞公司的一名高級經理進行了人身攻擊,該經理被認為是DP World大洋洲執行副總裁Nicolaj Noes,前馬士基航運公司亞太地區業務負責人,他最近威脅要關閉澳大利亞的每一個主要港口。
然而,部長拒絕透露港口糾紛是否對澳大利亞經濟產生了持續影響,承運人代表組織澳大利亞航運有限公司(SAL)向部長提出了這一點。
SAL表示,考慮到該公司曾兩次致信部長,向他提出這個問題,該公司發現部長未能承認工業行動對澳大利亞經濟的影響令人驚訝。
“(SAL第一次寫信給部長)是在2024年11月16日,當時我們總結了一些關鍵的經濟模型,并提供了一系列公開報告的參考。第二次是在2024年1月9日,當時我們重復了前一封信的大部分內容,并發送了一份經濟模型的副本。”
該組織補充說,對部長說他不會介入DPW和工會之間的糾紛感到失望。
“我們從企業那里聽說,澳大利亞的供應鏈處于或接近斷裂點;卡車經營者擔心他們將不得不關閉業務;快速消費品供應商可能會被零售商摘牌;出口商不能出口;海運公司正在經歷10天或更長時間的延誤;澳大利亞的國際聲譽正在受到玷污,”澳大利亞航運有限公司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