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未散,踩著溫州港狀元岙港區濕潤的海風前行,泊位上,船只滿泊作業;道路上,集卡車穿梭不息;堆場里,堆高機巨臂揮舞。隔海相望的溫州港樂清灣港區,依稀可見各式各樣的貨種堆滿了場地,火車將一箱箱煤炭運出港區……
而當時間回撥到十年前,溫州灣的海風里還裹挾著競爭的焦灼。彼時的狀元岙港區二期、樂清灣港區A區和C區尚在開發建設中,狀元岙港區與位于甌江港區的龍灣、七里兩大作業區,在周邊港口的貨源爭奪戰中夾縫求生……溫州港集團面臨著基礎設施陳舊、業務經營艱難的困局。
惟改革者進。2016年9月,命運的指針悄然轉動。當溫州市國資委的印章鄭重落下,溫州港集團正式被納入浙江省海港集團,浙江省“一體兩翼多聯”港口發展新格局中的“南翼”力量將“涅槃重生”。
在此后的浙江海洋港口一體化浪潮中,溫州港口資源“血脈”重新貫通,一系列重大工程項目轟鳴推進,沉寂的海岸線開始震顫新生。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2022年狀元岙二期5號、6號泊位的開工。”狀元岙公司副總經理孫單回憶,當時他還在溫州港集團工程技術信息部,得知3月29日“強港日”當天要宣布集中開工,內心又激動又緊張。
“那真是和時間賽跑的一個月!2月28號剛開標,3月29號就要開工。”孫單翻開當年的工作日志,泛黃的紙頁上密密麻麻記著倒計時,“辦公室里天天彌漫著咖啡和茶的味道,大家加班加點、爭分奪秒,硬是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七里港區二期破繭、狀元岙港區二期全速推進、樂清灣C區10萬噸級泊位接連落地……十年光陰凝成新增超2500米碼頭岸線、超3800萬噸吞吐量、9座萬噸級以上泊位,港口能級的飛速提升為溫州港打造東南沿海重要樞紐港口和大宗散貨集散中心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
而溫州港集團的“兩個集中”戰略——集裝箱業務向狀元岙港區集中、散貨業務向樂清灣港區集中,則進一步推動了溫州港各港區的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經營。
2018年2月,溫州港內支線航線由七里港區正式切換至狀元岙港區;2020年8月,龍灣港區鐵路運輸業務全部轉至樂清灣港區;2024年12月,龍灣港區煤炭業務全部轉移至樂清灣港區C區……溫州港集團以整合融合為契機,不斷強化溫州港在浙南地區和浙贛閩邊際地區最大國有港口企業和溫州港口建設發展主力軍地位。
“浙江海洋港口一體化后,我們的航線布局不斷優化,航線班期不斷加密,近洋航線輻射范圍不斷擴大,腹地貨源不斷拓展。”溫州港集團生產業務部經理曹雋介紹道,2015年至2024年,溫州港集團大力推進浙南近洋航運中心建設,近洋航線從2條增至17條,航班密度從102艘次增至332艘次,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增長了45.61%和140.77%。水果、凍肉、化工等新貨種進口業務及鋰電池、新能源汽車整車出口業務接連落戶溫州港,為浙南地區外貿企業把“出???/strong>”搬至“家門口”。
暮色中的狀元岙港區亮起星海,咸澀海風里夾雜的不止吊機的轟鳴,更是一個千年古港在時代浪潮中校準航向的深沉回響。在貨輪和火車的聲聲汽笛中,溫州港的“金南翼”故事,仍在東海之濱翻開新篇。
記者手記
潮起甌江風正順,港興東海勢如虹。在浙江海洋港口一體化浪潮中,溫州港迎來了新生的機會。它背后是無數人日以繼夜的努力,是對未來方向的精準把握,更是對時代機遇的敏銳捕捉。溫州港的故事,不僅是一個港口的成長與發展,更是一個城市乃至整個地區經濟騰飛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