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5)》顯示,青島力壓日本東京、韓國釜山,由第15位躍升至第13位,繼續領跑中國北方港口群。作為中國北方重要的國際航運樞紐,青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港口在保持業務量穩健增長的同時,積極推進綠色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和創新活力。
國際航運中心是指擁有良好港口物流條件、完善航運服務體系,航運及相關產業發達,在全球航運市場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全球港口城市。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由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與波羅的海交易所聯合編制,自2014年首次發布以來,已成為全球航運領域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評價體系之一。該指數對全球43個航運中心城市進行綜合評價,涵蓋港口條件、航運服務和綜合環境三大維度,下設16項二級指標,為政策制定者、企業和研究者等產業鏈各環節提供參考。
2024年以來,青島將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列入城市發展戰略,青島國際樞紐海港能級不斷提升。新版青島港總體規劃獲國家批復。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7.1億噸、3087萬標箱,穩居全球第4位、第5位,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取得新成效。
按照《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青島正在加快推進強化航運中心規劃引領、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港口綠色低碳發展、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大力發展現代航運物流、加快拓展航運貿易市場、強化航運金融服務保障、促進港產城聯動發展、提升口岸服務功能、提升海事法律服務能力、強化海事人才引進培養、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培育港口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等13項重點任務。按照預期目標,到2026年,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初見成效,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7.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600萬標準箱,航線總數達到240條,海鐵聯運箱量突破255萬標準箱,歐亞班列開行規模突破1100列,物流業增加值超過1900億元。到2028年,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和框架初步形成,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