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國際快遞開創者,從時效快遞到供應鏈和貨代等業務幾乎全無短板,是世界領先的綜合物流企業。年過半百,DHL還能打嗎?
在上世紀60年代,歐美發達國家跨國貿易快速發展,很多國際公司都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即當貨船抵達目的地港口后,貨運單卻遲遲不到,導致貨船在港口堆積,并因此而產生不少費用。
在這樣的背景下,1969年,三位合伙人在舊金山創立了一家小型運輸公司,并用各自姓氏的首字母來命名——DHL開創性地提出將貨運單據通過空運提前送達收貨地的服務,從而讓貨物快速通關,為客戶創造競爭優勢,“國際航空快遞”就此誕生了。
DHL最早的快遞員,除了DHL公司的人之外,還有就是乘坐飛機的商務旅客DHL承擔這些旅客的機票費用,作為交換,他們允許DHL使用他們的行李津貼來運送文件。
憑借簡單、高效的服務,DHL在70年代指數級成長,快速鋪設龐大的全球網絡,到70年代末,DHL的網絡已經擴展到45個國家的360個城市。
轉型階段: 向重資產化轉型,新增快遞業務
然而到了80年代,傳真機的廣泛使用給DHL文件運輸業務造成了威脅。同時,在跨國生產的驅動下,國際快遞轉型成以運送生產型包裹為主,注重服務和時效而且此時FedEx和UPS也都在以用重資產模式切入市場,競爭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