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裁員是n+1還是2n
若企業實施裁員計劃且符合法定條件,則無需支付賠償金,只需按照規定發放經濟補償金即可;但如企業因工傷而非法裁員,或勞動者自愿放棄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該合同已無法執行時,企業需按規定支付賠償金(即為2N)。
經濟補償通常按照員工在用人單位的服務年限計算,每滿一年將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金額作為補償。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二、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關于經濟性裁員的相關條件及程序,具體如下所述:首先,需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之一:其一為企業正處于破產重整階段;其二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遭遇了嚴重困境;其三是由于企業需要進行產業轉型或者實行重大技術創新,甚至是改變原有的經營理念和模式,即便在變更勞動合同之后仍然需要進行裁員;最后一種情形則是因為在簽訂勞動合同時的客觀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導致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下去。
在滿足上述條件之后,還需要遵循以下程序進行操作:首先,企業應當提前30天向工會或者全體員工詳細闡述情況,并且提供與生產經營狀況相關的詳盡資料;接下來,企業需要制定出裁員計劃,其中應包含被裁減人員的名單、裁員的具體時間以及實施步驟,同時還要明確符合法律法規以及集體合同約定的被裁減人員的經濟補償方法;然后,企業需要將裁員計劃提交給工會或者全體員工進行討論,并根據他們的反饋意見對計劃進行必要的修訂和完善;接著,企業需要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匯報裁員計劃以及工會或者全體員工的意見,同時也要認真傾聽勞動行政部門的建議;最后,企業需要正式發布裁員計劃,與被裁減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手續,按照相關規定向被裁減人員支付經濟補償金,并開具裁員證明書。